子孫返鄉 400年村莊榮光煥發

澎湖二崁新風華,每年吸引數十萬觀光客慕名跨海朝聖。
MLB》贾吉45轰出炉史上第5快 洋基仍难逃超悲惨近况

伸兴上半年每股赚6元
300多年曆史的二崁村開基古厝是珍貴的歷史建築遺址。

動員令
请叫我医生 小说
中國雲南,有一古城叫麗江古城,那兒是世界上碩果僅存的活古蹟;臺灣澎湖,有個聚落叫二崁村,這兒是臺灣第1個「聚落保存區」,原本荒沒的小村莊,因血濃於水的情感緊緊相依,子孫們重回故土,攜手打造自己的美麗新家園。
广州恒大夺中超六连冠
位於澎湖縣西嶼鄉的二崁村,距離馬公市約30多公里,沿着大馬路直直往北走,通過跨海大橋、經過漁翁島,即可清楚看見斗大的地標牌坊寫着「二崁」。
追根溯源400多年前,二崁先祖們從大陸閩南沿海飄洋過海至金門,再輾轉渡洋來澎湖,在現今的二崁落地生根。
陳氏中藥 生意火紅
綿延200多年的二崁村曾是西嶼鄉最繁華的村落,除了農、漁生活外,全村都從事中藥業,尤其日據時代陳嶺、陳邦兩兄弟經營中藥生意火紅,返鄉興建陳家大宅,如今這閩南式古厝已列爲縣定古蹟,從此開啓二崁陳姓宗族史。
影/好急!「老婆羊水破了」 山城警開道12分鐘火速馳抵
時代變遷,傳統社會沒落,離島年輕人多離鄉背井出外打拚討生活,二崁村風華不再,式微凋零,原本超過300多戶的大村莊,現今變成20多戶小村落,從5、600人剩下不到30人,只留下老人家們枯守這塊祖地。
然而時空驟變心不變,二崁村這個陳姓宗族大家庭,冥冥中似有一條無形的臍帶,緊緊牽繫着每一個後代子孫的心,相隔數十年後,大夥不約而同重回故里,找尋自己失落已久的根。
尋根之旅 修復古厝
開啓尋根之旅,這一代二崁子孫慰藉內心多年來的缺口,紛紛攜家帶眷毅然搬回故鄉,望着神案桌上供奉的祖先牌位,老祖先的叮嚀迴盪耳邊,重新展開古厝的純樸生活。
個人的力量有限,新二崁村民們學着創新、學着自力更生,同時積極尋求公部門支援;1994年獲得行政院文建會力挺,制定了二崁聚落保存計劃,翌年成立二崁聚落保存協進會,力邀專家學者進駐協助古厝修復重建家園,齊心合力投入人文傳統保存工作,2001年率先於《文資法》實施前,誕生全國第一處聚落保存區。
如今二崁村脫胎換骨煥然一新,舊氣息中洋溢着新創意,舊瓶新裝注入新活水,傳統閩南式建築聚落羣更獲選臺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嶄新風貌締寫了二崁的新歷史;新二崁村家家戶戶都是古蹟、都是博物館,個個營造自家特色、打造自家正字招牌。
保存文化 戶戶古蹟
社區博物館內珍藏着百年香爐、二崁公陀及百年來各種珍貴的文獻史料,這全都是二崁村鎮村之寶;傳香館、褒歌館、童玩館、杏仁茶館、石臼館、海蟑螂養殖館等,敘述了最道地二崁常民生活的點滴寫照。
尤其新二崁村積極致力於傳統文化保存,發揚光大褒歌民俗技藝,邀集村中耆老們重組褒歌隊,彙集史料紀錄編纂褒歌集,同時編寫《新娘請甜茶》、《冤家變親家》等大戲正式公演,俏皮鄉土歌謠結合活潑肢體語言,娓娓道來先人篳路藍縷以啓山林的生活點滴,更體現新與舊融合的最大文化光采。
俄乌情势紧张 布兰特原油攀抵90美元七年新高
每年、每個特別節慶都是二崁村民齊聚一堂的日子,共同祖先、信仰、習俗、語言與生活方式,就是這些種種,將舊二崁與新二崁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也就是這些種種,喚醒了二崁代代子孫沉寂內心最原始的狂吼:「我要回澎湖、我要回二崁,我願意奉獻一生守護這片土地,因爲二崁是我永遠的家!」
港关闭非民生营业场所 饮食业界估损失40亿 健身业界称毁灭式
新聞
子孫返鄉 400年村莊榮光煥發
2023 年 10 月 10 日
新聞新聞
No Comments
Edlyn Orlantha
子孫返鄉 400年村莊榮光煥發
澎湖二崁新風華,每年吸引數十萬觀光客慕名跨海朝聖。
MLB》贾吉45轰出炉史上第5快 洋基仍难逃超悲惨近况
伸兴上半年每股赚6元
300多年曆史的二崁村開基古厝是珍貴的歷史建築遺址。
動員令
请叫我医生 小说
中國雲南,有一古城叫麗江古城,那兒是世界上碩果僅存的活古蹟;臺灣澎湖,有個聚落叫二崁村,這兒是臺灣第1個「聚落保存區」,原本荒沒的小村莊,因血濃於水的情感緊緊相依,子孫們重回故土,攜手打造自己的美麗新家園。
广州恒大夺中超六连冠
位於澎湖縣西嶼鄉的二崁村,距離馬公市約30多公里,沿着大馬路直直往北走,通過跨海大橋、經過漁翁島,即可清楚看見斗大的地標牌坊寫着「二崁」。
追根溯源400多年前,二崁先祖們從大陸閩南沿海飄洋過海至金門,再輾轉渡洋來澎湖,在現今的二崁落地生根。
陳氏中藥 生意火紅
綿延200多年的二崁村曾是西嶼鄉最繁華的村落,除了農、漁生活外,全村都從事中藥業,尤其日據時代陳嶺、陳邦兩兄弟經營中藥生意火紅,返鄉興建陳家大宅,如今這閩南式古厝已列爲縣定古蹟,從此開啓二崁陳姓宗族史。
影/好急!「老婆羊水破了」 山城警開道12分鐘火速馳抵
時代變遷,傳統社會沒落,離島年輕人多離鄉背井出外打拚討生活,二崁村風華不再,式微凋零,原本超過300多戶的大村莊,現今變成20多戶小村落,從5、600人剩下不到30人,只留下老人家們枯守這塊祖地。
然而時空驟變心不變,二崁村這個陳姓宗族大家庭,冥冥中似有一條無形的臍帶,緊緊牽繫着每一個後代子孫的心,相隔數十年後,大夥不約而同重回故里,找尋自己失落已久的根。
尋根之旅 修復古厝
開啓尋根之旅,這一代二崁子孫慰藉內心多年來的缺口,紛紛攜家帶眷毅然搬回故鄉,望着神案桌上供奉的祖先牌位,老祖先的叮嚀迴盪耳邊,重新展開古厝的純樸生活。
個人的力量有限,新二崁村民們學着創新、學着自力更生,同時積極尋求公部門支援;1994年獲得行政院文建會力挺,制定了二崁聚落保存計劃,翌年成立二崁聚落保存協進會,力邀專家學者進駐協助古厝修復重建家園,齊心合力投入人文傳統保存工作,2001年率先於《文資法》實施前,誕生全國第一處聚落保存區。
如今二崁村脫胎換骨煥然一新,舊氣息中洋溢着新創意,舊瓶新裝注入新活水,傳統閩南式建築聚落羣更獲選臺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嶄新風貌締寫了二崁的新歷史;新二崁村家家戶戶都是古蹟、都是博物館,個個營造自家特色、打造自家正字招牌。
保存文化 戶戶古蹟
社區博物館內珍藏着百年香爐、二崁公陀及百年來各種珍貴的文獻史料,這全都是二崁村鎮村之寶;傳香館、褒歌館、童玩館、杏仁茶館、石臼館、海蟑螂養殖館等,敘述了最道地二崁常民生活的點滴寫照。
尤其新二崁村積極致力於傳統文化保存,發揚光大褒歌民俗技藝,邀集村中耆老們重組褒歌隊,彙集史料紀錄編纂褒歌集,同時編寫《新娘請甜茶》、《冤家變親家》等大戲正式公演,俏皮鄉土歌謠結合活潑肢體語言,娓娓道來先人篳路藍縷以啓山林的生活點滴,更體現新與舊融合的最大文化光采。
俄乌情势紧张 布兰特原油攀抵90美元七年新高
每年、每個特別節慶都是二崁村民齊聚一堂的日子,共同祖先、信仰、習俗、語言與生活方式,就是這些種種,將舊二崁與新二崁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也就是這些種種,喚醒了二崁代代子孫沉寂內心最原始的狂吼:「我要回澎湖、我要回二崁,我願意奉獻一生守護這片土地,因爲二崁是我永遠的家!」
港关闭非民生营业场所 饮食业界估损失40亿 健身业界称毁灭式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