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解紛蕪優” 繪就江城新“楓”景
全市基層法院統一成立“解紛蕪優”訴調對接工作室,開闢訴前調解“快車道”;常態化開展“鄰里法官 解紛蕪優”專項行動,主動爲羣衆、企業提供司法服務;聚焦羣衆急難愁盼問題,專項治理金融和物業糾紛……2022年以來,安徽省蕪湖市兩級法院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多元解紛機制,強化訴調對接工作,打造“解紛蕪優”司法品牌,繪就活力江城新“楓”景。
凝聚解紛合力 降低訴訟增量
“近年來,蕪湖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總量持續高位運行,年均增長率10%以上。我們認真貫徹‘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將訴調對接工作作爲一把手工程來管,作爲民心工程來做。通過‘請進來’‘走出去’,構建分層遞進源頭預防化解矛盾糾紛路徑,努力減少訴訟增量。”安徽省蕪湖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錢明樹介紹道。
杨利伟:计划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
2022年1月,蕪湖市委政法委牽頭組織蕪湖中院、市司法局、市財政局及各縣市區政法委、法院召開全市訴調對接工作推進會,出臺《蕪湖市訴調對接工作實施辦法》,48家單位納入訴調對接工作體系。同年3月1日,全市9家基層法院和蕪湖市多元化解糾紛促進中心簽署《訴調對接合作協議》,推進訴調對接工作,規範訴前調解的機制、對象、範圍、程序、方法等,並正式掛牌成立“解紛蕪優”訴調對接工作室,由特邀調解員專門從事訴前調解工作,努力將糾紛化於訴外、止於訴前。一年來,“解紛蕪優”訴調對接工作室56名調解員訴前調解全市基層法院推送的案件16929件,調解成功10017件,成功率爲59.17%,成爲訴前解紛的重要力量。
在蕪湖市委、市人大常委會關心支持下,蕪湖中院主動對接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司法局、市工商聯、市婦聯等單位,構建起“1+9+N”聯調機制(全市法院+9個“解紛蕪優”訴調對接工作室+180餘家聯動單位、調解組織),整合人民調解、行業調解力量,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蕪湖市兩級法院還建立常態化培訓、管理制度,打造政治過得硬、專業水平高、調解能力強、善用信息化的調解員隊伍,一批具有特色的調解工作室應運而生。
2023年初,蕪湖中院制定《推進訴源治理鞏固提升審判執行質效細化方案》,紮實推進“訴源治理提升年”活動。今年上半年,全市法院降低訴訟增量的成效明顯,鏡湖區、鳩江區、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灣�b區、南陵縣等地基層法院一審民事行政新收案件數同比下降,其中重點治理的物業服務合同糾紛、信用卡糾紛案件數同比分別下降10.15%、54.54%。
法官上門來 糾紛門前解
蕪湖市繁昌區孫村鎮梅衝村80位村民與種糧大戶孫某因土地承包費產生糾紛,向繁昌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爲儘快化解這起羣體性糾紛,減輕村民訴累,2023年4月18日,繁昌區法院法官深入涉案農田勘查,在梅衝村公開開庭審理此案。經過法官耐心細緻調解,村民們和孫某達成土地承包費在當季小麥收割前一次性支付的調解協議。孫某拖欠三位村民務工費的糾紛,也在法官主持下一併調解成功。
“家門口的法庭”也吸引了衆多村民旁聽。庭審結束後,法官開展專題普法,爲村民講解土地流轉方面的法律法規。
這是蕪湖市兩級法院常態化開展巡迴審判、就地化解糾紛的工作縮影。
蕪湖市兩級法院傳承發展新時代“馬錫五審判方式”,在鄉村社區、園區企業設立巡迴審判點35個,法官到現場巡迴審理、調解,推進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進鄉村、進社區、進網格,最大限度把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化解在源頭。
AMD蘇姿丰搭乘專機!飛抵台北松山機場 微笑揮手打招呼
蕪湖中院組織全市法院集中開展“鄰里法官 解紛蕪優”專項行動,幹警們深入社區、鄉村、企業、校園等場所,開展民法典、反電詐、未成年人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等主題的法治宣傳,提供訴訟指導、信訪化解等司法服務,服務羣衆超過5萬人次。
“‘鄰里法官 解紛蕪優’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繁昌區法院積極推動‘源頭預防爲先、非訴機制挺前、法院裁判終局’爲核心的訴源治理新實踐,讓人民羣衆感受到法院就在身邊、法官就在身邊,受到羣衆普遍歡迎。”繁昌區法院院長葛義俊說。
全市基層法院充分發揮人民法庭的前沿陣地和基層基礎作用,主動與鄉鎮(街道)、村居社區以及糾紛多發領域的行政事業單位、行業協會等建立聯調機制,將司法服務的觸角延伸至基層治理末梢。
嫡女御夫
南陵縣人民法院立足縣域特點,在偏遠村莊、工業園區等設立4個“零距離法庭”,服務羣衆和企業。南陵法院黃墓人民法庭融入黨委和政府主導的訴源治理機制,暢通與派出所、司法所、村委會之間的訴調對接渠道,以非訴引導、聯合調解、司法確認等方式,將矛盾糾紛解決在當地,消滅於萌芽狀態。
训练需求井喷 “算力之渴”何解
“縣法院在我們村掛牌成立‘零距離法庭’以來,幫助我們專業高效地化解了多起糾紛,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便捷的司法服務。”南陵縣煙墩鎮海井村村委會主任汪軍說。
以信为媒 京藏青少年心心交融
繁昌區法院荻港人民法庭轄區有規模以上企業63家。荻港法庭以“鄰里法官 解紛蕪優” 專項行動爲抓手,主動爲企業提供法律諮詢、法律建議、矛盾調解等服務。今年以來審結涉企案件400多件,依法保護企業利益近10億元。
灣�b區人民法院陶辛人民法庭聘請退休法官駐庭調解,對接32名網格員、53名人民調解員,實現“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爲陶辛鎮建設“蓮產業聚集地、長三角荷文化第一鎮”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矽创车电新品抢市 订单给力
爲企業解難 促經濟發展
素有“長江巨埠、皖之中堅”美譽的蕪湖,正在集全市之力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蕪湖市兩級法院將“鄰里法官 解紛蕪優”專項行動與創優法治化營商環境深度融合,加強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前端化解,助力企業健康發展。
2023年3月30日,蕪湖德倉光電有限公司115名員工到蕪湖經開區人社局投訴,稱企業因經營困難要與他們解除勞動合同,但經濟補償金未及時給付。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迅速啓動勞動爭議糾紛訴調對接機制,聯合蕪湖經開區人社侷促成雙方達成分期付款的調解協議,並對115份調解協議進行了司法確認。
“‘調解+司法確認’既緩和了企業與勞動者的矛盾,又緩解了我們資金週轉的燃眉之急。”蕪湖德倉光電有限公司代理人說。
自從與蕪湖經開區人社局建立訴調對接機制以來,蕪湖經開區法院已成功爲近600名當事人調解欠薪糾紛,涉案金額達760餘萬元。蕪湖經開區人社局副局長李娟說:“訴調對接機制從源頭有效化解羣體性欠薪糾紛,爲經濟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針對勞動糾紛高發多發情況,蕪湖中院與蕪湖市人社局、市仲裁院等單位聯合構建蕪湖勞動爭議聯合調解機制,爲化解勞動爭議糾紛拓展路徑。
匈牙利冰协发表声明:已同意刘少林刘少昂更改国籍
爲勞動者維權,也爲企業分憂。2023年3月,蕪湖某公司未按危險化學品管理規定儲存、登記鉻酸酐原料,造成環境污染,被檢察機關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該公司擔憂訴訟會影響公司市場聲譽、信用評價乃至生產經營,基於其合法訴求,蕪湖中院將該案引入訴前調解程序,促成檢察機關與該公司達成一致調解協議,由該公司一次性支付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費用。
“我們對於一時的管理疏忽造成生態環境的損害,真誠地表示歉意。”該公司負責人表示。
蕪湖中院民一庭副庭長後偉說:“該案是全市首例通過訴前調解結案的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案,我們將傳統民商事訴訟規則應用於環境資源審判領域,在能動司法中實現政治效果、社會效果與法律效果的有機統一。”
反派大公最珍贵的妹妹
北京福田智蓝货车专卖4S店带通行证
全市基層法院多措並舉爲企業紓困解難。鳩江區人民法院設立全市首家蕪湖市總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駐法院工作站,建立商事案件快速調解機制。繁昌區法院聯合基層治理單位建立“兩所一庭一中心”企業幫扶機制。無爲市、鏡湖區人民法院健全速裁機制,快立、快審、快結涉企案件,有效降低企業訴訟負擔。
2022年以來,蕪湖市兩級法院共訴前化解涉企糾紛21550件;今年涉企糾紛一審立案數較2022年同期相比下降2.9%。
開展專項治理 專攻金融物業
蕪湖中院創新“區塊鏈+訴源治理”工作機制,完善蕪湖金融巡回法庭“金融類案智能審判+區塊鏈存證覈驗系統”,持續推進區塊鏈技術運用,利用區塊鏈寫入內容不可篡改特性,引導金融機構、企業推行智能合約,上鍊電子合同,從源頭上固定電子證據,建立起“技術背書”的信任機制,營造安全可信、可預期的網絡空間,引導各方當事人自願履行義務。截至2023年8月31日,金融機構在區塊鏈存證覈驗系統上鍊電子合同150萬餘份,存證480萬餘條,共爲1170億餘元貸款上了“證據保險”,合同逾期率下降超過60%,從源頭防範金融糾紛發生,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訴源治理。今年以來,進入訴訟程序的信用卡糾紛同比下降54.54%。
小物業關乎大民生。2022年,蕪湖市聚焦物業管理服務“小切口”,大力開展住宅物業管理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攻堅行動,以解決問題的實際成效推動物業管理水平大提升、城市形象大轉變。
极光行动
蕪湖中院及時梳理了近3年全市法院審理的19186件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件,分析了物業服務糾紛的主要特點和糾紛多發的主要原因,發佈首份《蕪湖法院物業服務糾紛審判白皮書》,提出化解物業服務糾紛的對策建議,供物業行業主管部門參考。
蕪湖中院還通過組織全市法院統一開展“鄰里法官 解紛蕪優”專項活動,走進社區宣講民法典中有關業主權益、物業服務的法律法規,並現場調解物業糾紛。繁昌區法院聯合繁昌區住建委在全市率先成立物業調解委員會,設立物業巡回法庭,人民調解與法庭速裁有機結合,高效化解物業糾紛。弋江區人民法院對接弋江區樂幫物業糾紛調處中心,強化物業糾紛的訴前調解和源頭治理。鏡湖區法院組織召開物業糾紛專題座談會,法官深入分析在案件審理過程中發現的引發物業與業主矛盾糾紛的主要原因,結合民法典規定,提出意見建議,推動物業糾紛源頭治理。無爲法院向物業主管部門發出司法建議,推動對物業企業的規範監管,提升物業服務水平和業主滿意度。
“灣�b區法院加強物業糾紛巡迴審判,向業主宣講法律法規,指導社區、物業公司解決物業管理難題,物業公司管理進一步規範,服務意識進一步提高,這兩年我們社區物業糾紛案件大幅減少。”蕪湖市灣�b區灣�b鎮新都社區黨支部書記趙國慶表示。
經過專項治理,今年以來全市法院受理的物業服務合同糾紛同比下降10.15%。(記者 周瑞平 通訊員 葉起勝)
IBM、谷歌投资1.5亿美元 推动美、日合作量子运算研发
社会
蕪湖:“解紛蕪優” 繪就江城新“楓”景
2023 年 10 月 16 日
社会新聞
No Comments
Edlyn Orlantha
蕪湖:“解紛蕪優” 繪就江城新“楓”景
全市基層法院統一成立“解紛蕪優”訴調對接工作室,開闢訴前調解“快車道”;常態化開展“鄰里法官 解紛蕪優”專項行動,主動爲羣衆、企業提供司法服務;聚焦羣衆急難愁盼問題,專項治理金融和物業糾紛……2022年以來,安徽省蕪湖市兩級法院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多元解紛機制,強化訴調對接工作,打造“解紛蕪優”司法品牌,繪就活力江城新“楓”景。
凝聚解紛合力 降低訴訟增量
“近年來,蕪湖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總量持續高位運行,年均增長率10%以上。我們認真貫徹‘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將訴調對接工作作爲一把手工程來管,作爲民心工程來做。通過‘請進來’‘走出去’,構建分層遞進源頭預防化解矛盾糾紛路徑,努力減少訴訟增量。”安徽省蕪湖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錢明樹介紹道。
杨利伟:计划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
2022年1月,蕪湖市委政法委牽頭組織蕪湖中院、市司法局、市財政局及各縣市區政法委、法院召開全市訴調對接工作推進會,出臺《蕪湖市訴調對接工作實施辦法》,48家單位納入訴調對接工作體系。同年3月1日,全市9家基層法院和蕪湖市多元化解糾紛促進中心簽署《訴調對接合作協議》,推進訴調對接工作,規範訴前調解的機制、對象、範圍、程序、方法等,並正式掛牌成立“解紛蕪優”訴調對接工作室,由特邀調解員專門從事訴前調解工作,努力將糾紛化於訴外、止於訴前。一年來,“解紛蕪優”訴調對接工作室56名調解員訴前調解全市基層法院推送的案件16929件,調解成功10017件,成功率爲59.17%,成爲訴前解紛的重要力量。
在蕪湖市委、市人大常委會關心支持下,蕪湖中院主動對接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司法局、市工商聯、市婦聯等單位,構建起“1+9+N”聯調機制(全市法院+9個“解紛蕪優”訴調對接工作室+180餘家聯動單位、調解組織),整合人民調解、行業調解力量,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蕪湖市兩級法院還建立常態化培訓、管理制度,打造政治過得硬、專業水平高、調解能力強、善用信息化的調解員隊伍,一批具有特色的調解工作室應運而生。
2023年初,蕪湖中院制定《推進訴源治理鞏固提升審判執行質效細化方案》,紮實推進“訴源治理提升年”活動。今年上半年,全市法院降低訴訟增量的成效明顯,鏡湖區、鳩江區、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灣�b區、南陵縣等地基層法院一審民事行政新收案件數同比下降,其中重點治理的物業服務合同糾紛、信用卡糾紛案件數同比分別下降10.15%、54.54%。
法官上門來 糾紛門前解
蕪湖市繁昌區孫村鎮梅衝村80位村民與種糧大戶孫某因土地承包費產生糾紛,向繁昌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爲儘快化解這起羣體性糾紛,減輕村民訴累,2023年4月18日,繁昌區法院法官深入涉案農田勘查,在梅衝村公開開庭審理此案。經過法官耐心細緻調解,村民們和孫某達成土地承包費在當季小麥收割前一次性支付的調解協議。孫某拖欠三位村民務工費的糾紛,也在法官主持下一併調解成功。
“家門口的法庭”也吸引了衆多村民旁聽。庭審結束後,法官開展專題普法,爲村民講解土地流轉方面的法律法規。
這是蕪湖市兩級法院常態化開展巡迴審判、就地化解糾紛的工作縮影。
蕪湖市兩級法院傳承發展新時代“馬錫五審判方式”,在鄉村社區、園區企業設立巡迴審判點35個,法官到現場巡迴審理、調解,推進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進鄉村、進社區、進網格,最大限度把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化解在源頭。
AMD蘇姿丰搭乘專機!飛抵台北松山機場 微笑揮手打招呼
蕪湖中院組織全市法院集中開展“鄰里法官 解紛蕪優”專項行動,幹警們深入社區、鄉村、企業、校園等場所,開展民法典、反電詐、未成年人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等主題的法治宣傳,提供訴訟指導、信訪化解等司法服務,服務羣衆超過5萬人次。
“‘鄰里法官 解紛蕪優’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繁昌區法院積極推動‘源頭預防爲先、非訴機制挺前、法院裁判終局’爲核心的訴源治理新實踐,讓人民羣衆感受到法院就在身邊、法官就在身邊,受到羣衆普遍歡迎。”繁昌區法院院長葛義俊說。
全市基層法院充分發揮人民法庭的前沿陣地和基層基礎作用,主動與鄉鎮(街道)、村居社區以及糾紛多發領域的行政事業單位、行業協會等建立聯調機制,將司法服務的觸角延伸至基層治理末梢。
嫡女御夫
南陵縣人民法院立足縣域特點,在偏遠村莊、工業園區等設立4個“零距離法庭”,服務羣衆和企業。南陵法院黃墓人民法庭融入黨委和政府主導的訴源治理機制,暢通與派出所、司法所、村委會之間的訴調對接渠道,以非訴引導、聯合調解、司法確認等方式,將矛盾糾紛解決在當地,消滅於萌芽狀態。
训练需求井喷 “算力之渴”何解
“縣法院在我們村掛牌成立‘零距離法庭’以來,幫助我們專業高效地化解了多起糾紛,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便捷的司法服務。”南陵縣煙墩鎮海井村村委會主任汪軍說。
以信为媒 京藏青少年心心交融
繁昌區法院荻港人民法庭轄區有規模以上企業63家。荻港法庭以“鄰里法官 解紛蕪優” 專項行動爲抓手,主動爲企業提供法律諮詢、法律建議、矛盾調解等服務。今年以來審結涉企案件400多件,依法保護企業利益近10億元。
灣�b區人民法院陶辛人民法庭聘請退休法官駐庭調解,對接32名網格員、53名人民調解員,實現“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爲陶辛鎮建設“蓮產業聚集地、長三角荷文化第一鎮”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矽创车电新品抢市 订单给力
爲企業解難 促經濟發展
素有“長江巨埠、皖之中堅”美譽的蕪湖,正在集全市之力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蕪湖市兩級法院將“鄰里法官 解紛蕪優”專項行動與創優法治化營商環境深度融合,加強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前端化解,助力企業健康發展。
2023年3月30日,蕪湖德倉光電有限公司115名員工到蕪湖經開區人社局投訴,稱企業因經營困難要與他們解除勞動合同,但經濟補償金未及時給付。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迅速啓動勞動爭議糾紛訴調對接機制,聯合蕪湖經開區人社侷促成雙方達成分期付款的調解協議,並對115份調解協議進行了司法確認。
“‘調解+司法確認’既緩和了企業與勞動者的矛盾,又緩解了我們資金週轉的燃眉之急。”蕪湖德倉光電有限公司代理人說。
自從與蕪湖經開區人社局建立訴調對接機制以來,蕪湖經開區法院已成功爲近600名當事人調解欠薪糾紛,涉案金額達760餘萬元。蕪湖經開區人社局副局長李娟說:“訴調對接機制從源頭有效化解羣體性欠薪糾紛,爲經濟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針對勞動糾紛高發多發情況,蕪湖中院與蕪湖市人社局、市仲裁院等單位聯合構建蕪湖勞動爭議聯合調解機制,爲化解勞動爭議糾紛拓展路徑。
匈牙利冰协发表声明:已同意刘少林刘少昂更改国籍
爲勞動者維權,也爲企業分憂。2023年3月,蕪湖某公司未按危險化學品管理規定儲存、登記鉻酸酐原料,造成環境污染,被檢察機關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該公司擔憂訴訟會影響公司市場聲譽、信用評價乃至生產經營,基於其合法訴求,蕪湖中院將該案引入訴前調解程序,促成檢察機關與該公司達成一致調解協議,由該公司一次性支付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費用。
“我們對於一時的管理疏忽造成生態環境的損害,真誠地表示歉意。”該公司負責人表示。
蕪湖中院民一庭副庭長後偉說:“該案是全市首例通過訴前調解結案的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案,我們將傳統民商事訴訟規則應用於環境資源審判領域,在能動司法中實現政治效果、社會效果與法律效果的有機統一。”
反派大公最珍贵的妹妹
北京福田智蓝货车专卖4S店带通行证
全市基層法院多措並舉爲企業紓困解難。鳩江區人民法院設立全市首家蕪湖市總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駐法院工作站,建立商事案件快速調解機制。繁昌區法院聯合基層治理單位建立“兩所一庭一中心”企業幫扶機制。無爲市、鏡湖區人民法院健全速裁機制,快立、快審、快結涉企案件,有效降低企業訴訟負擔。
2022年以來,蕪湖市兩級法院共訴前化解涉企糾紛21550件;今年涉企糾紛一審立案數較2022年同期相比下降2.9%。
開展專項治理 專攻金融物業
蕪湖中院創新“區塊鏈+訴源治理”工作機制,完善蕪湖金融巡回法庭“金融類案智能審判+區塊鏈存證覈驗系統”,持續推進區塊鏈技術運用,利用區塊鏈寫入內容不可篡改特性,引導金融機構、企業推行智能合約,上鍊電子合同,從源頭上固定電子證據,建立起“技術背書”的信任機制,營造安全可信、可預期的網絡空間,引導各方當事人自願履行義務。截至2023年8月31日,金融機構在區塊鏈存證覈驗系統上鍊電子合同150萬餘份,存證480萬餘條,共爲1170億餘元貸款上了“證據保險”,合同逾期率下降超過60%,從源頭防範金融糾紛發生,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訴源治理。今年以來,進入訴訟程序的信用卡糾紛同比下降54.54%。
小物業關乎大民生。2022年,蕪湖市聚焦物業管理服務“小切口”,大力開展住宅物業管理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攻堅行動,以解決問題的實際成效推動物業管理水平大提升、城市形象大轉變。
极光行动
蕪湖中院及時梳理了近3年全市法院審理的19186件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件,分析了物業服務糾紛的主要特點和糾紛多發的主要原因,發佈首份《蕪湖法院物業服務糾紛審判白皮書》,提出化解物業服務糾紛的對策建議,供物業行業主管部門參考。
蕪湖中院還通過組織全市法院統一開展“鄰里法官 解紛蕪優”專項活動,走進社區宣講民法典中有關業主權益、物業服務的法律法規,並現場調解物業糾紛。繁昌區法院聯合繁昌區住建委在全市率先成立物業調解委員會,設立物業巡回法庭,人民調解與法庭速裁有機結合,高效化解物業糾紛。弋江區人民法院對接弋江區樂幫物業糾紛調處中心,強化物業糾紛的訴前調解和源頭治理。鏡湖區法院組織召開物業糾紛專題座談會,法官深入分析在案件審理過程中發現的引發物業與業主矛盾糾紛的主要原因,結合民法典規定,提出意見建議,推動物業糾紛源頭治理。無爲法院向物業主管部門發出司法建議,推動對物業企業的規範監管,提升物業服務水平和業主滿意度。
“灣�b區法院加強物業糾紛巡迴審判,向業主宣講法律法規,指導社區、物業公司解決物業管理難題,物業公司管理進一步規範,服務意識進一步提高,這兩年我們社區物業糾紛案件大幅減少。”蕪湖市灣�b區灣�b鎮新都社區黨支部書記趙國慶表示。
經過專項治理,今年以來全市法院受理的物業服務合同糾紛同比下降10.15%。(記者 周瑞平 通訊員 葉起勝)
IBM、谷歌投资1.5亿美元 推动美、日合作量子运算研发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