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首實體舉行 近40位外企高層出席第35次上海市諮會
經歷疫情之後,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諮詢會議(IBLAC)時隔三年於15日在蘇州河畔的虹口北外灘以實體舉行。開幕式上,多名外國企業高層代表出席,分別對於上海的政策方向和策略提出相關建議。據悉,本次會議有近40位市諮會成員和來賓與會參加,會上也發佈了第35屆的願景聲明。
新冠情期間上海市諮會已連續3年於線上舉辦,15日舉行的諮詢會爲第35次舉辦,以「變局與新機:打造更具活力與韌性的國際大都會」爲主題,希望透過會議爲企業家提供面對面與上海市長交流的平臺。
搭飞机「台湾客1举动」被轰丢脸!全程装睡不理 空姐无奈狂帮移脚
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指出,將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提升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推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並要持續增強政策法規的清晰度和可操作性,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
为国王献上无名指
陳吉寧又稱,將順應科研範式變革,圍繞高風險、高價值科學問題研究,瞄準戰略前沿領域加大布局和投入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抓住智慧化、綠化、整合發展機遇,打造產業發展「核爆點」。「期待聆聽大家對世界經濟的直接感受、對全球變革的深刻領悟,爲上海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貢獻真知灼見」。
上海市長龔正則表示,將積極競逐數位經濟、綠色低碳、元宇宙、智慧終端等4大產業,培育未來健康、未來智慧、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材料5大未來產業,以及全面對接CPTPP、DEPA等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不斷拓展上海對外開放新優勢。此外,還要着力打通產業鏈供應鏈核心環節與技術堵點
弒 神 弓
GO!GO!AROUND
下班注意!9县市豪大雨特报 大雷雨轰炸6地
龔正說到,今年是上海自貿試驗區成立十週年。十年來,從第一份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到第一個自由貿易帳戶、第一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第一個外商獨資整車製造項目,其中,特別是臨港新片區,成立4年來地區生產毛額年均成長率達21.2%。
執行主席羅氏集團董事會主席施萬會上則表示,這次會議將盡可能地回答3個重要問題:一、如何在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中發現新機遇;二、如何繼續發揮IBLAC的優勢激發上海城市活力;三、如何進一步優化和提升城市的競爭力和城市的吸引力。
此外,本次有多名外國企業高層與會出席,分別就人工智慧、數位經濟、文化軟實力等議題提出意見與進行討論。其中,百威集團全球首席執行長鄧明瀟發言建議,上海可與成熟品牌合作,在上海舉行文化、娛樂界指標性活動,提升上海的國際形象和國際吸引力。
鄧明瀟舉例,像明日世界電子音樂節(Tomorrowland)等世界級的活動,可以刺激消費或帶來消費市場。他建議,上海也可以舉辦類似活動,「很多人會特別來到上海,體驗獨特性」。
瑞典投資公司銀瑞達集團華倫伯格則建議,應該提高政策的透明度。 一個規範、可預期的監管政策,可爲國際投資人和人才提供長期穩定的未來預期,從而實現長期的人才留存,實現長期可持續地對上海的投資,讓更穩定的研發留在上海。
另,野村控股董事長永井浩二則提到,上海已有半導體、新能源汽車等產業,而爲了讓上海更有競爭力,必須在重點領域創建上海自己的跨國企業,可善用上海證交所科創板,讓這些企業在未盈利狀態仍可進行資金融籌。

圖爲上海市市長龔正。(記者謝守真/攝影)

镇平国小弘学楼屋顶修缮完成
經歷疫情三年後,第35次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諮詢會議15日於上海世界會客廳舉辦,以「變局與新機:建設更具活力與韌性的國際大都市」爲主題。圖爲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於會上發言。(記者謝守真/攝影)
想要折断你的笔
皮俠客 小說
分析蓝抛「民主初选」难处 黄士修断言:全国只有郭台铭有能力办
金融
疫後首實體舉行 近40位外企高層出席第35次上海市諮會
2023 年 10 月 15 日
金融新聞
No Comments
Edlyn Orlantha
疫後首實體舉行 近40位外企高層出席第35次上海市諮會
經歷疫情之後,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諮詢會議(IBLAC)時隔三年於15日在蘇州河畔的虹口北外灘以實體舉行。開幕式上,多名外國企業高層代表出席,分別對於上海的政策方向和策略提出相關建議。據悉,本次會議有近40位市諮會成員和來賓與會參加,會上也發佈了第35屆的願景聲明。
新冠情期間上海市諮會已連續3年於線上舉辦,15日舉行的諮詢會爲第35次舉辦,以「變局與新機:打造更具活力與韌性的國際大都會」爲主題,希望透過會議爲企業家提供面對面與上海市長交流的平臺。
搭飞机「台湾客1举动」被轰丢脸!全程装睡不理 空姐无奈狂帮移脚
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指出,將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提升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推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並要持續增強政策法規的清晰度和可操作性,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
为国王献上无名指
陳吉寧又稱,將順應科研範式變革,圍繞高風險、高價值科學問題研究,瞄準戰略前沿領域加大布局和投入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抓住智慧化、綠化、整合發展機遇,打造產業發展「核爆點」。「期待聆聽大家對世界經濟的直接感受、對全球變革的深刻領悟,爲上海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貢獻真知灼見」。
上海市長龔正則表示,將積極競逐數位經濟、綠色低碳、元宇宙、智慧終端等4大產業,培育未來健康、未來智慧、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材料5大未來產業,以及全面對接CPTPP、DEPA等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不斷拓展上海對外開放新優勢。此外,還要着力打通產業鏈供應鏈核心環節與技術堵點
弒 神 弓
GO!GO!AROUND
下班注意!9县市豪大雨特报 大雷雨轰炸6地
龔正說到,今年是上海自貿試驗區成立十週年。十年來,從第一份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到第一個自由貿易帳戶、第一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第一個外商獨資整車製造項目,其中,特別是臨港新片區,成立4年來地區生產毛額年均成長率達21.2%。
執行主席羅氏集團董事會主席施萬會上則表示,這次會議將盡可能地回答3個重要問題:一、如何在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中發現新機遇;二、如何繼續發揮IBLAC的優勢激發上海城市活力;三、如何進一步優化和提升城市的競爭力和城市的吸引力。
此外,本次有多名外國企業高層與會出席,分別就人工智慧、數位經濟、文化軟實力等議題提出意見與進行討論。其中,百威集團全球首席執行長鄧明瀟發言建議,上海可與成熟品牌合作,在上海舉行文化、娛樂界指標性活動,提升上海的國際形象和國際吸引力。
鄧明瀟舉例,像明日世界電子音樂節(Tomorrowland)等世界級的活動,可以刺激消費或帶來消費市場。他建議,上海也可以舉辦類似活動,「很多人會特別來到上海,體驗獨特性」。
瑞典投資公司銀瑞達集團華倫伯格則建議,應該提高政策的透明度。 一個規範、可預期的監管政策,可爲國際投資人和人才提供長期穩定的未來預期,從而實現長期的人才留存,實現長期可持續地對上海的投資,讓更穩定的研發留在上海。
另,野村控股董事長永井浩二則提到,上海已有半導體、新能源汽車等產業,而爲了讓上海更有競爭力,必須在重點領域創建上海自己的跨國企業,可善用上海證交所科創板,讓這些企業在未盈利狀態仍可進行資金融籌。
圖爲上海市市長龔正。(記者謝守真/攝影)
镇平国小弘学楼屋顶修缮完成
經歷疫情三年後,第35次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諮詢會議15日於上海世界會客廳舉辦,以「變局與新機:建設更具活力與韌性的國際大都市」爲主題。圖爲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於會上發言。(記者謝守真/攝影)
想要折断你的笔
皮俠客 小說
分析蓝抛「民主初选」难处 黄士修断言:全国只有郭台铭有能力办
金融